药匣子,致力于成为全球的中医的移动药房,药材道地,品种齐全!
全国统一热线
4000-520-120
当前位置:主页 > 动态信息 > 常见问题 > 说医道事 |“西子捧心”是真的心脏有问题吗?

说医道事 |“西子捧心”是真的心脏有问题吗?

文章出处: 人气:发表时间:2018-01-30 09:53

  

 

  “春秋时越国少女西施在河边浣纱,水中鱼儿看见她清纯动人的面容,竟忘记了游动,渐渐沉到河底。这就是四大美女中排名第一的‘沉鱼西施’。

  西施有先天性心脏病,发作时常忍不住皱眉捂胸,人们都觉得她这样更美,称为‘西子捧心’。

  同住施家村的东施姑娘容貌平庸心脏健康,大白天没事也学西施紧皱眉头招摇过村,结果变得丑不堪言,邻居纷纷闭门躲避,这就叫‘东施效颦’。”

  上文出自《唐诗为镜照汗青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5年10月第一版)。读者不难看出,作者望文生义将西子捧心之“心”武断地理解为先天性心脏病!殊不知,此“心”非彼“心”也!

  西子捧心之“心”即中医学之“心下”,清代著名医家钱潢在其《伤寒溯源集》中明确指出:“心下者,心之下,中脘之上,胃之上脘也。胃居心之下,故曰心下”。也就是说,“心下”即是人体胃脘部。

  《伤寒论》有多条原文涉及“心下”,如:“心下痞”“心下硬”“心下因硬”“心下痞硬”“心下逆满”“心下痞硬满”“心下微满痛”“心下必痛”等等。结合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篇:“心下坚,大如盘,边如旋盘,水饮所作,枳术汤主之。”可知,“心下”均指胃脘部而言。另外,上溯隋唐五代时期的敦煌遗书所载古医方平胃丸:“平胃丸方,主心悬,饥不用食”。“心悬”即心下悬痛,胃脘不舒之意。

  由此可知,中医学中“心下”即为人体之胃脘部,由来已久。西子捧心,只是西施胃脘不舒、或胃脘疼痛而已,而不是前文作者所说的先天性心脏病,所以也将东施定义为先天性心脏病模仿者。

  范蠡听说西施美绝人寰,遂教以歌舞,前后用了3年时间将她训练成人见人爱的绝代佳人,然后献给吴王夫差,后边的故事,大家都耳熟能详,吴王从此沉湎酒色不思国事,终被勾践所灭。试想,一个患有“先天心脏病”的西施,自顾已是不暇,怎能完成灭吴的历史重任?

  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典故、成语、历史故事都和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我们阅读和学习古典文学,特别是与中医药相关的古诗词时,应秉持“求其所以然”的虔诚态度,不应望文生义,随意发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血府逐瘀汤调枢转机治顽呃
此文关键字:说,医道,事,“,西子捧心,”,是,真的,心脏,

首页 | 公司简介 | 药品中心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