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匣子,致力于成为全球的中医的移动药房,药材道地,品种齐全!
全国统一热线
4000-520-120
当前位置:主页 > 动态信息 > 技术动态 > 刘力红:学中医不能只限于读中医的书

刘力红:学中医不能只限于读中医的书

文章出处: 人气:发表时间:2018-01-30 09:59

  什么叫中医?很多人会回答,是中国的医学,中国传统的医学,华夏传统的中医,我要告诉你,这是错误的回答。

  一日一签

  刘力红解释说,过去没有“中医”这个称谓,而是在西学东进后,为了区别“西学”人们提出了“中学”的概念,也就顺理成章有了“中医”的提法。

  刘力红认为,“中医”的概念因“西”而起,医的起处就在“中”上,落处也在“中”上,没有“中”,中医就无法构建,没有道可言。

  

 

  他引用了《尚书·大禹谟》的“允执厥中”四个字。尧将天下托付给舜时,嘱咐舜要“允执厥中”。舜将天下交给禹时,说了“人心惟危、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——这是舜帝告诫大禹人心危险难安,道心幽微难明,只有精心一意,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,才能治理好国家。

  刘力红认为,尧、舜在托付天下时说的“允执厥中”,落点就在一个“中”字,可见“中”之重、之深。因此,弄明白“中”的含义,对于理解中医和中医的精神至关重要。

  刘力红又引用了《中庸》对“中”的陈述: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”

  意思是,万事万物的源头和开端,都要归到“中”的问题。“中”在《说文》里是“内”的意思,从通俗的角度来看,跟“中”连在一起的是中间、中央、中心。内也好,中心也好,中间也好,中央也好,作为天下之大本,圣王之心传,“中”的含义绝对不仅仅限于此。

  如何正确理解“中”的内涵?

  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,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治病必求于本。

  刘力红认为应该从另一个相关概念——“阴阳”入手。“阴阳在中国文化里,尤其是在中医里,它的重要性与‘中’相等,甚至有过之,因为它更接地气。

  我们可以发现:阴阳,涵盖了天地。阴阳是弥轮天下之道,无所不包。因为‘阴阳’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?就是相对。

  刘力红说,天地是阴阳,男女也是阴阳,正是因为有了阴阳才有感,有了阴阳才有氤氲可言。没有对象就无所谓感、交和氤氲。没有“中”的阴阳就是孤阳、独阴,而没有“中”的阴阳是没有交感的,没有氤氲,没有构精。

  即是说,阴阳有“中”的话,“感”就会随之而行,万物的化生也就顺理成章,万物才能协调运行。所以说,“中”已经关系到宇宙万物的本体,也就是道体。从这个层面来讲,中医值得人们一辈子去学习和深入。

  刘力红表示,当人们理解到“中”、“阴阳”的层面,尤其是中医教师和中医学生,就不会再小瞧中医。中医不需要民族情结,不需要960万平方公里的限定,中医是放之四海、弥论天地的。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说医道事 | 费伯雄治病救人讲究醇正
此文关键字:刘力,红,学,中医,不能,只限于,读,的,书,什么,

首页 | 公司简介 | 药品中心 | 联系我们